气动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气动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跑步圈朋友圈活跃在社交媒体的年轻跑步者

发布时间:2020-06-29 19:08:51 阅读: 来源:气动阀厂家

孙行之

不知从何时起,充斥励志箴言、养身小广告及胡吃海喝小组的微信朋友圈中,爆出一小撮跑步运动员。这种情形在上周日上海举行马拉松比赛时一度达到顶峰。

那几天,24岁的金融男周天戈在朋友圈中组织一场10公里挑战赛;57岁的企业家顾浩与34岁的白领Rex则在微信群中与朋友相互激励,更晒出自己赛后的欢快姿态;43岁的企业家李东则在此前两个月大量训练,足足掉了15斤肉。

3.5万“跑马”选手中,很可能有你身边的人。当“健儿”激扬的神态出现在朋友圈中,很自然地,你也会真心点上一个“赞”。

是的,跑步这种生活方式正在社会网络一点点扩散开来,并延伸至真实的城市空间。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耐克公司数据称:Nike+,这款可以记录跑步距离、消耗热量等并与好友分享的App,一年来注册用户增长了130%;Nike+的App下载量从2012年的57万增长到258万,增长350%,其中大部分为跑步爱好者。再加上社交软件上的粉丝,耐克试图织出自己的社交大网。这个一向精于营销的跨国品牌深深知道:朋友圈中的人总是具有某种同质性,容易触动你朋友的,一般也比较吸引到你。

活跃在这些社交媒体的,是一群更年轻的跑步者,他们在跑步的同时也在超越自我,试图与心灵对话。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跑出人生第一个11小时42分钟的马拉松之后,写下自己的内心独白:“当时的我只有30多岁,但也不能称为小伙子了。这是耶稣死去的年龄。在这个年纪,我正式站在文学的起跑线上——虽然已不再年轻。”写《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时村上正当33岁,据说,那正是最适宜跑马拉松的年龄段:他们体能尚还充足,更重要的是,已经拥有足够的心智去抵抗孤独,享受坚忍。

“永远是一个人的战斗”

“就是从那次,我知道了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叫人间地狱,什么叫死而复生。”2009年,上海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李东第一次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在距离终点17公里处,他遭遇了“撞墙点”。

所谓“撞墙点”,也被称作马拉松的鬼门关。当跑者的体能被消耗到一定程度,人便处于虚脱状态,身上的每一处伤病都会无限放大,许多选手甚至因意志崩溃而痛哭流涕。当时,初尝马拉松滋味的李东拖着自己的腿10米、10米地向前挪动,在天旋地转中强迫自己走完艰难的路程之后,又进入一片新天地。这时,身体依然很累,感知却已麻木,人变得如一台机器,机械地向前移动。同时,身心分离带来一种超脱感。

“你累,人家也累,越累越有价值,坚持一个目标一直到底,需要的就是毅力。”这种苦乐循环之中的不断提升与超越,是李东锲而不舍地跑下去的动力。他管这种状态叫“很傻,很坚持;很二,很天真”。

也就是那次的体验,让李东对很多事情有了不同的认识:比起“撞墙点”的剧烈痛苦,工作上的困难都能从容应对,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马拉松与人生是一样的。”有时,他还会将跑步与自己的管理哲学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用跑马拉松选员工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坚持跑步的人其实是挺可怕的。能长时间坚持的人事业也不会差。”管理企业也是如此:“光心肺强是不行的,还要全身肌肉跟上。企业也不仅是依靠领导者,团队合作很重要。”

李东深信:“跑步其实是一个人的战斗。”“我跑步不是为了交朋友,只是为了能够跑步。”但即便如此宣称,每当成绩取得突破,他还是会将成绩晒到微信朋友圈,100多条评论和赞会让他“感到自豪”。

实际上,2009年,正是朋友的带动,他注意到马拉松比赛,并加入跑步者的圈子里。此后4年,李东也以自己的坚持感染着身边的人。在他的集团公司,李东每年都带公司的管理层到郊外慢跑,管理层几乎每个人都有了跑步的习惯,报名今年上海马拉松比赛的也有十多人。

的确,一旦跑步者迈开了腿,他就进入了一种孤独状态。但要将动力维持下去,他们也少不了朋友圈子的助力。

享受纯粹

“爱跑远方”是李东建立的一个微信聊天群,他与朋友在里面分享各种赛讯、心得、技巧以及装备,每周相约跑步。“我们尽量少谈生意方面的事情,纯粹地享受跑步。”李东告诉记者。今年上海马拉松比赛开始前的一天,李东的朋友、57岁的企业家顾浩在“爱跑远方”中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战袍已领,准备已毕,期待吹响号角,跨出起跑线和跑友们一起奔向终点。”

去年,正是在李东的“宣传”下,他被带到跑步圈子,紧接着开始了自己的跑步历程。1年半的时间,顾浩已经在各地跑了8个马拉松,其中一次是到柏林出差,恰逢当地马拉松比赛,他临时买到一个名额,在个人的马拉松版图上又画上一个圈。他对跑步入迷的程度,丝毫不弱于已经跑了多年的李东。

顾浩说,自己接触马拉松,开始多半是为荣誉,也为锻炼身体,慢慢地,他发现,跑步对于他只剩下单纯的享受。“来跑步的有赶潮流的,有为了身体健康的,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顾浩告诉记者,现在他出差在外,也要清晨出门跑步,跑累了就找个小食肆坐下,喝点儿东西,再慢跑回去。之所以选择清晨,是因为此时的街道往往聚集着更多当地人。穿行其间的外来者顾浩才会感觉自己正融入一个陌生的城市。

就在上海马拉松开赛前两天,顾浩将自己在外地参加马拉松比赛结识的一位跑友接到家附近的小旅店并设宴款待。这位来自湖北的马拉松爱好者经济并不宽裕,多年来,他坚持到全国各地跑马拉松的花费全部源于微薄的退休金。顾浩惊异于他对跑步的执着,直到与他深谈才知道:这位朋友曾经历失去女儿的痛苦,最开始,他选择用奔跑来忘却痛苦,直到跑步慢慢地成为生活的本身。

“跑步者之间相处的态度都比较开朗、纯粹,没有贫富等级之分。”跑马拉松1年多的时间,顾浩便在各地结识了许多跑友。每一个坚持跑步的人身上都曾发生过一些故事。他常常被这些故事所打动,这种在大都市生意圈稀缺的体验,或许算是跑步的意外收获。

“天下跑者是一家”

12月 1日,上海马拉松开赛那天,从事纺织面检验的Rex头戴一顶翠绿色恐龙卡通帽,身着红白相间的专业运动服,拉风地第十次跑完了上海马拉松全程。Rex是个运动细胞极为活跃的人,在长跑上更可说天赋异禀。2003年,他第一次参加上海马拉松便以3小时26分钟跑完全程,对于业余选手,这一成绩已近“神迹”。1年以后,成绩刷新为3小时7分钟。

谈起第一次参加上海马拉松,Rex也是经由一个一起打球的朋友带动着去报名的,之后,一起报名的朋友又聚在一起训练。“一开始有了比赛的目标,又有一帮朋友相互监督,才坚持跑了下来。”渐渐地,Rex发现,跑步能让他的生活更好:欲望被简化,生活变得规律。他说,自己不知道跑步究竟改变了他多少,只是现在的自己已经离不开这项运动。

“一直跑下去”对Rex来说并非难事,但他希望将跑步这件事情变得更欢快。这需要朋友的帮忙。他的方式也是“加入朋友圈子”,不论是网络上的,还是长跑俱乐部。他关注过“自由马”、“上海铁人”、“乐跑”、“路联”这些汇集了男女老少的长跑俱乐部,以及伙伴在网络上组建的各种跑步群。天气、装备、赛事信息、跑步技巧甚至心理干预,都能成为他们热议的话题。身边围绕着这么一群同好,就像作家、艺术家需要一个平台相互交流,同样是一种享受跑步的方式。

“天下跑者是一家”是Rex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户外跑步,经常会遇到同样在跑步的人,大家相视一笑,点个头就擦肩而过。每周,Rex和朋友都相约在一个地方跑步,遇到几个投缘的,就成了生活当中的知己,时而在一起聚餐。“爱运动的人往往都非常简单、开朗,因为跑步的时候人会将很多纷纷扰扰抛开,很纯粹的感觉。”

很多人跑步以后,不用Nike+或“咕咚运动”在朋友圈宣告一下当天的成绩,就好像没跑过似的。跑步有年的Rex却很少在网上晒成绩。“晒不晒”这件事儿在Rex眼中也是很见性情的。“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人低调、有人张扬,有人很注重成绩,有人特别需要别人的鼓励。有人顶一下,赞一下,都能成为他前行的动力。”不过,习惯低调的Rex在有了大突破或者重要赛事时,还是会晒出一些照片以资纪念。

现在,热心的Rex常常给身边容易放弃的初学者这样一个忠告:“去交一些朋友,大家一起跑。有了督促,这件乍一看很没意思的事情才可能被坚持下来。”

回国看视频软件

翻牆到大陸

翻墙回国VPN

华人如何看内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