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气动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德安县农民工感恩母校捐桌椅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1:57 阅读: 来源:气动阀厂家

德安县车桥镇是个平静的小城镇,这个镇里的年轻人与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是他们致富的方法之一,这里的老人和小孩成为了最终的守望者。然而今年春节期间,二十五名农民工为母校捐餐桌椅的故事打破了平静,他们的事迹成了车桥镇妇孺皆知的美言佳话。

十年桌椅终下岗

德安县车桥镇的年轻人带着梦想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走向了各个地方,外出务工是村里较为流行的趋势,似乎到了一定年龄的人们都会乐此不彼的离开熟悉的家。

今年二月,刘俊九、曾庆鸿、易德松和其它的农民兄弟一样,终于从城市里钢筋水泥森林里回到了家乡的怀抱,为着就是对家的眷恋。

易德松在家人口中得知,他们的母校(白水街完全小学)建了新的篮球场,于是相约好友前去看看学校的变化。当他们走进学校时,记忆里的轮廓虽然换上了新颜,可那种由心散发出的熟悉感依然存在。他们似乎在找寻着曾经的脚印,那些年的黑板、树木

当走到阶梯教室的时候,他们停下了脚步。站在这间教室门口才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食堂。曾经的漏风的木窗,一根电线悬挂的灯泡都不见了,只是那些熟悉的桌椅依旧屹立在食堂中间。

那摇晃的老旧办公桌变成孩子们的饭桌,那腿脚缠满铁丝的凳子让易德松等人鼻子泛酸。在新装上的日光灯和刚粉刷过的墙壁映衬下,这饭桌显得格外狼狈!

他们说:我们为学校做点什么吧。当天,他们回去不久后,校长朱胜贵便接到一通捐款电话。

这二十五位年轻的农民工兄弟,竟然凑齐了两万元爱心捐款,虽说进城钱赚的快,虽说城里的就业机会多,但由于文化程度有限,他们的钱都是实实在在的劳动所得。学校方立即组织人员分头购置,不几天的时间,四十套崭新的餐桌就整齐地摆放进食堂。同时二十五位农民工兄弟还额外购置了保温桶,从此学生们就能随时喝上热水了。

学校负责人邀请这二十五位农民工兄弟一起座谈,他们反复提到千万不要把这件事情搞的太声张。他们认为二十五个人一共才捐了两万块钱觉得很惭愧,做这些仅仅只是报答母校曾给予的教育。

学校方觉得这些农民工兄弟如今还能心系母校,为家乡教育事业做这样的贡献,必须要有人知道,因为这是关心教育的好事情!于是校长朱胜贵将这件事情告知车桥镇政府。

当村里为这件事为表彰他们时,他们却早已踏上进城的征途。他们没有留下手机号等任何联系方式,仅仅一块挂在食堂里的功德牌匾和妇孺皆知的温情故事被广泛传递。

没有围墙的校园

持续十年之久的场景终于告一段落,孩子们蹲坐在操场吃饭的背影终究在今年变成了历史,那些乡里办公的桌椅终于不用在食堂坚守了,孩子们终于能在良好的环境里就餐了。

虽然校园现在的样子有了一些改善,但在之前的时光里,这些农村的孩子又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的呢?《长江周刊》记者采访校长得知,由于车桥镇里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一些老人年纪大了照顾孩子起来非常困难,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留在学校吃饭。目前学校里共有二百五十名学生,仅中午在校就餐就多达一百五十余名。这些孩子近七成以上都是留守儿童。

由于是山区贫困,学校不敢将伙食费定高,中午一至三年级学生的费用为二元五角,四至六年级学生为三元。因此,很多学生早中晚都在学校搭餐,记者向食堂了解当日的配餐为两荤一素,同时随机采访了一些正在用餐的学生们,他们虽然有些害羞但答案很统一好吃、能吃饱。校长却告诉记者,在学校吃饭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孩子们填饱肚子,学校不赚也不贴,顿顿都吃太好的也不可能。

当记者问到学校是何时开办食堂时,校长回答,这间食堂创办并不久。以前学生们都是自己带饭到学校,老师帮学生蒸饭。有些家长却要求学校开办食堂,原因是学生自己带饭有很多弊端,一些年级较低的学生喜欢在路上打闹,经常会把饭菜弄洒导致一中午没饭吃。另一方面就是夏天的时候带来的饭菜很容易变馊,闹肚子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那之前学生就餐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记者问到。厨房经常要用到水,学生们吃完饭后就需要立即清理环境,时间长了食堂就变得非常潮湿,冬季的时候木头窗子又经常灌风进来,食堂里确实很冷。夏天也是很难熬的,因为没有电扇,食堂温度很高学生们也只能忍受。以前没有现在的日光灯,仅仅是一根电线悬挂着一个灯泡,学生们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中就餐。

当记者看见逐渐改善的教学环境便询问校长,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时,校长的回答让人久久不能平静。校长说: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围墙,因为在学校后面不足一公里处有个采石场,对学生有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学校操场附近有口很大的枯井,我们这里的老师中午都不敢睡觉,必须全体值班看护学生,我们也多次向德安县教育局打报告,由于经费问题还没落实下来,我们希望早日将围墙建起来,学生安全有了保障我们才能安下心来。

在艰苦中微笑

《长江周刊》记者翻阅了学生们的语文考卷,他们虽然条件相对艰苦但学习非常优秀。夏天他们在没有电扇的教室里学习,冬天他们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课堂听讲,但这里却走出了很多大学生。

在校园里,学生们唯一活动的空间就是去年中旬刚建好的这块篮球场。据该校长了解,这块篮球场的面积已经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大小,因为学生们太需要活动空间了,虽然现在有了一块操场,但校园里另一半还是泥巴地,学校多次向德安县教育局打报告申请改造,但县教育局的回答是资金有限,但一定会来解决问题的。目前这里的半块操场是浙江某公司一位姓林的老板捐资五万元建设的,这么名姓林的老板是车桥镇本地人,但谁也不知道林老板究竟是谁。

今年,该小学收到了来自浙江的礼物,一位不知姓名的老板向学校捐赠了二百八十套书法练习套装,每套的进价为六十元,学校方打听其姓名时,对方说:你只用知道我姓叶就行了。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承诺捐助学校里一名贫困学生,直到大学毕业。这名学生父母都是弱智,家里只有两亩田,父亲腿脚不方便仅靠母亲创造微薄的收入。

这农村小学里加上校长,一共只有十四名教师,每个礼拜都要上二十节课,其中不含早读和晚自习。学校受到外界的捐助原因,除了很多捐赠者是因为从小就吃了很多苦对这种感触很深刻外,当然也离不开老师们辛勤的耕耘,正是老师们这种默默付出感动了村民,让更多村民加入到捐助教育的行列中。

在农村学校艰苦教学环境下,学生和老师们依然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将记者感动,虽然不知道学校的围墙何时才能建好,不知是否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助教育的行列当中,但确信的是,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会绽放出更多祖国的花朵。

北京天健医院

哈尔滨忠山中医医院

郑州西京白癜风医院

沈阳中科白癜风医院